黃埔軍校紀念館舊址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
簡介: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位于中國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內,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是國內惟一以保護黃埔軍校歷史文化建筑,展示黃埔軍校發展歷程為核心內容的紀念館。自1984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革命遺址、文物資料的收藏保護、展覽展示、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被有關部門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嶺南文化十大名片等。
現存黃埔軍校歷史遺跡二十余處,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的重要載體,主要遺跡有:1996年重建的校本部、孫總理紀念室、中山公園、孫總理紀念碑、俱樂部、游泳池、白鶴崗炮臺、大坡地炮臺、東征陣亡烈士墓園、教思亭、濟深公園、北伐紀念碑等。
參觀須知
1、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校本部09:00-18:30(18:00停止領票),孫總理紀念室、孫總理紀念碑、白鶴崗炮臺09:00-17:00(16:30停止領票),東征陣亡烈士墓園09:00-12:00,13:00-17:00(16:30停止領票),逢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和特殊情況除外)。
2、憑身份證在觀眾服務中心領取免費參觀票,憑票入館參觀,一人一票,當天有效,過期作廢。
3、參觀預約電話:020—82201082。
2025年上海國際半導體展覽會作為半導體行業的重要盛會,其設計將充分展現半導體技術的最新成果和未來趨勢。展會設計不僅關乎展臺的外觀和布局,更涉及展品展示、互動體驗、信息傳遞等多個方面。
廈港海洋文化展示廳位于廈港街道沙坡尾,于6月16日起恢復開放,參觀需網上預約。該展示廳不僅有疍民生活用品、生產用具等老物件,還擺放著廈門第一艘觀賞性王船。恢復開放的展示廳,每小時入場人數上限為30人。開放時間為9:00-12:00;14:00-18:00,逢周一閉館。
國際博物館日定于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并創立的,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昨天是世界博物館日,福田區規劃建設的華強北博物館整體工程進度已完成95%以上,運營團隊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開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華強北博物館將于7月底投入試運營,目前正火熱征集藏品中.
昨日,記者從南頭古城博物館獲悉,因設施改造,南頭古城博物館需臨時閉館2周,從10月19日起至11月2日將暫停開放和參觀預約,11月3日恢復開館。
在展位設計搭建中,細節處理至關重要。從展臺的材質選擇到燈光效果的調試,都需要精益求精,確保展臺的整體效果達到最佳。
在廣州有這樣一家實驗室,它是我國呼吸疾病研究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專注于嚴重影響國民健康的重大、常見和多發的呼吸系統疾病研究,是國內領先、在國際上有較強影響力、集科研、教學和醫療于一體的呼吸疾病應用基礎研究與臨床防診治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
虛擬展廳越來越多的行業被廣泛使用,畢竟它能夠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手機瀏覽,近年來,一些大型的博物館、歷史陳列館、藝術館等都開始開發虛擬展廳,甚至每次重大展出也專門開發,方便國內文物愛好者,甚至學校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宣傳教育的手段,近日,從龍門石窟研究院了解到,“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虛擬展廳正式上線。即日起,龍門石窟愛好者即可足不出戶觀看龍門石窟在廣州舉辦的展覽。
“轉基因”一直以來是熱點話題,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貿易問題、社會問題乃至倫理問題。日前,位于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閔行院區內的首個“VR+轉基因”科普展示廳正式啟動,上海首個VR+轉基因科普展示廳旨在進一步提升市農科院科普能力和科普效果,增強公眾對轉基因的科學認知。
自2020年9月17日起,煙臺廉政教育基地展廳將按照預約、限流、錯峰原則,有序開放。